大同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,是否涉及失职渎职

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5-11-04 4 0

撰稿 / 苏士仪(媒体人) 编辑 / 迟道华 校对 / 李立军

2万套保障房盖了10年还未完工?

大同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,是否涉及失职渎职

▲大同城市景观。图/大同市政府官网

据澎湃新闻报道,2024年3月至7月,山西省委第二巡视组对大同市开展了常规巡视,2024年8月,山西省委巡视组向中共大同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。而在最近,山西大同市委发布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。

在这份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中,一则“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”的消息引发关注。其中提到,针对15个保障房项目2.04万套10年未完工的问题,坚持“一项目一策”统筹推进,现已完工2486套,未完工的18542套正在按计划推进建设。

“2万套”“10年”,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两个数字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错愕。保障房并非普通商品房,它承载的是民生保障功能。因此,这类工程的建设,本质上是政府向民众许下的庄严承诺,是承载民众期待的“民心工程”。

可在大同,多达15个保障房项目、2万套房,在经过了10年建设之后,却沦为了某种意义上的“半拉子”工程。当保障房这样的“民心工程”变成“闹心工程”,如此反差的场景,令人警醒,也足以令当地相关部门汗颜。

对一座城市而言,多达2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不是小事,也拖延不得,按时按规建设好这些项目,是城市管理者的本职工作。因此,如果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,都需要省委巡视组的介入,那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然不少。

本该主动推进的民生工程,非要等到监督“加压”才被动整改,当地相关责任部门如此“后知后觉”,不仅未能发挥保障房兜底民生的积极作用,反而令那些对保障房抱有期待的民众感到寒心。其最终结果,就是失信于民、损害政府公信力。

如今,虽然相关问题正在持续整改,但这显然只是第一步。当地要想持续恢复公信力,一方面要尽快推动保障房的建设,另一方面也必须向社会各界说清楚:此前,这15个项目到底是因为什么因素没有完成建设任务,是资金短缺还是其他原因?如果是资金问题,那本该划拨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又去了哪里?更需进一步追问的是,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,当地的监管部门是否尽职履责?

于当地政府而言,这些疑问的提出不是苛责,而是对民生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。因此,当地有必要及时回应民众关切,就相关细节问题向民众给出一个公开、透明的答案。

涉及民生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小事,而补上保障房建设的“民生欠账”,就是在维护民众对政府的信心。因此,在此事中,在“补漏洞”之余更要“挖病根”,查清是否有失职渎职情节,并依法问责,以回应公众质疑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