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赚超200亿!美团、京东、阿里混战导致其二季度净利润均下降

Connor 币安app下载 2025-09-05 3 0

文 / 现代物流报记者 马敬泽

让3家平台巨头少赚200多亿的“外卖大战”,带来了哪些收益?

近日,京东、美团与阿里陆续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。在“外卖大战”战火未熄的背景下,三家公司的经营利润均同比出现下滑。

少赚超200亿!美团、京东、阿里"混战"导致其二季度净利润均下降

(来源:美团官网)

其中,美团经调整溢利净额同比大幅下降89%,京东净利润下降50.8%,阿里巴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下降18%。按去年同期的利润估算,2025年二季度三家企业总共少赚了超200亿元。

“百亿补贴”烧掉利润

从二季度财报来看,三家平台企业均出现“增收不增利”的情况。究其原因,三大平台在“外卖大战”中的巨额补贴投入造成这一结果。

据澎湃新闻报道,美团、京东、阿里在外卖业务相应支出分别约77亿元、151亿元、100亿元,也就是说,单是在外卖这一领域,三巨头就“烧掉”了超300亿元。此前据高盛预测,仅今年第二季度,美团、京东、阿里三家在外卖方面的投入就会达到250亿元。

另一方面,“外卖大战”不仅让消费者深有体会,也无疑是三大平台今年“押注”的重点。自今年2月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以来,各家的补贴活动此起彼伏。在一季度电话会议上,美团CEO王兴称“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”,京东和饿了么也密集发文,从美团京东相互“喊话”到夏季补贴“混战”,外卖领域,无疑是三家企业竞争的“主战场”。

“外卖大战”对企业业绩的深刻影响也可见一斑。在三家披露财报的企业中,美团净利润的降幅最大,数额也最低。今年二季度,美团经调整溢利净额为14.9亿元,不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9%,与今年一季度的109.49亿元相比,也大幅下降了86.3%。

京东第二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62亿元,同比减少51%,经营利润由去年同期105.01亿元,转为亏损8.59亿元。财报显示,京东第二季度的营销开支达270亿元,同比增长127.6%;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为7.6%,高于去年同期的4.1%。这些开销主要用于京东外卖、京东产发等新业务推广活动。

展开全文

阿里在第二季度的数据更加平稳。财报显示,阿里巴巴二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5.1亿元(46.78亿美元),较2024年同期的406.91亿元下降18%。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,以及对“淘宝闪购”的投入。

以补贴换流量

在少赚200多亿的“烧钱竞争”下,各平台企业在外卖领域取得哪些进展?

作为京东入局外卖的“防守方”,美团在第二季度的压力更加巨大。其二季度财报显示,美团二季度实现营收918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但其“基本盘”——本地商业板块的经营利润同比下跌75.6%,经营利润率从25.1%降至5.7%,呈现出“营收增长,盈利承压”的状态。

不过,美团CEO王兴表示,虽然短期盈利能力可能会因为投资增加而波动,但是核心本地商业总体而言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,在行业竞争“回归理性”后,美团的优势就能再次显现。

美团在“守擂”的过程中也在拓展新业务。财报显示,截至7月,美团已联合800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出超5500家品牌卫星店。同时,美团二季度研发投入达63亿元,同比增长17.2%,其无人机业务已开通64条航线,累计完成超60万订单。

京东财报显示,其外卖等新拓展业务的收入为138.5亿元,环比增长140.7%,得到大幅提升。同时,外卖业务也为京东二季度平台用户流量、活跃用户数和购买频次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,该业务与京东零售以及其他现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,达成了初期战略目标。

“截至二季度,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。核心零售业务势头稳健增强的同时,我们也将以合理节奏推进包括京东外卖等新业务的战略落地,确保京东迈出的每一步都将为长期价值创造积蓄势能。”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称。

在今年4月以“淘宝闪购”加入战局的阿里在二季度的数据与成果相对亮眼。一方面,在阿里的大力投入下,淘宝闪购的用户规模和订单量增长迅速,并全面拓展即时零售,推动各大品牌接入淘宝闪购。阿里称,淘宝闪购上线仅4个月,月度活跃用户已突破3亿,对比今年4月增长了200%,日订单峰值达到1.2亿单。

少赚超200亿!美团、京东、阿里"混战"导致其二季度净利润均下降

(来源:阿里巴巴官网)

另一方面,阿里业务协同的“组合拳”,也为其在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带来优势,阿里对淘宝闪购的投入,也并非单纯扩展市场份额,而是不断完善自身生态协同体系的重要一步。

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8月29日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指出,阿里不会单独看外卖的盈利情况,而是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,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,淘宝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。

外卖大战,餐饮受益?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三大平台巨头利润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同时,平台补贴的多个餐饮品牌,却在二季度交出满意的“成绩单”。

在补贴力度最明显的饮品领域,瑞幸咖啡财报称其二季度总净收入为123.5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47.1%;通用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17亿元,同比增长61.8%。瑞幸咖啡称,业绩增长得益于其门店覆盖、运营效率、产品交付和供应链能力的多维提升。

蜜雪冰城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指出,其上半年实现收入148.7亿元,同比增长39.3%;净利润27.2亿元,同比增长44.1%。蜜雪冰城高管在业绩会上称,公司积极与加盟商把握“外卖大战”带来的机遇,显著推高了门店盈利能力。

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外卖占比较高的餐饮品牌也在二季度取得不错成绩。肯德基和必胜客中国内地连锁店运营商百胜中国的二季度财报指出,其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%,经营利润率也提升至10.9%,总收入为28亿美元,同比增长4%。

虽然百胜中国称“并不依赖平台补贴取得增长”,不过在旗下品牌均入驻第三方平台、外卖销售占餐厅收入45%的情况下,平台的补贴势必对百胜中国的业绩增长有所贡献。

三大平台企业的竞争,也改变了整个外卖市场格局。

根据瑞银最新报告,目前外卖市场格局已从过去的美团占74%、饿了么占13%、其他占7%转变为美团占65%、饿了么占28%、京东占7%;且三者重合用户数达到3.88亿,同比增长22.8%,这表明用户正在形成多平台使用习惯。

可以预见,三大平台的补贴竞争不会因盈利承压而“落幕”。据高盛预计,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12个月之内,三平台外卖大战或将烧掉920亿元。

知名天使投资人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,在万亿即时零售战场,补贴是入场券,而供应链效率、场景覆盖与生态粘性,才是决定终局的关键筹码。

评论